(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28日電)教育部公布「高教創新轉型方案」,將轉型為社會住宅納入評估,但教育界普遍認為難度太高,且退場大專多半位於偏遠地區,當地也沒有社會住宅的需求。 近來居住議題火熱,社會各界在找尋改建空間時,也將腦筋動到學校身上。教育部昨天公布「高等教育創新轉型方案」,提出4個可能轉型類型,包括老人照護、兒少照護、職業訓練、社會住宅,其中社會住宅是首次提出。 不過,教育部官員坦承,只是提出一個選項,退場學校要改成社會住宅的難度很高,除了涉及地目和校舍變更,橫跨多個部會管轄法令,每一間學校的條件又不太一樣,必須視個案評估。 教育部次長陳德華就指出,按照現行社會住宅模式,必須「只租不賣」,還要保留1/10給中低收入戶等弱勢族群,對需轉型的私校來說,不見得有效益。 私立科技大學校院協進會理事長葛自祥表示,教育部提出許多轉型方向,包括老人院、人才培訓機構、社會住宅等,並不是每一個學校都辦的到,「地點是一個關鍵因素。」 {ad-優質推薦: 苗栗電梯大樓, 新屋廠房, 高樹工業不動產, 桃園電梯華廈, 新豐買屋, } 葛自祥說,不是每一個學校都位於都會人口稠密區,中南部更是如此,所處縣市不見得有社會住宅的需求。即便符合條件,畢竟還有董事會和創辦者,「政府難道要讓私校當房東?」 高教工會秘書長陳政亮則指出,私校開辦社會住宅涉及地目變更,貿然開放而無良善配套,恐成為私人「洗地」的巧門。他並擔心位於精華地段的私校,會因龐大利益惡性關校,傷害師生權益。 教育部長吳思華今天出席「高教創新轉型論壇」,會後受訪表示,私校停招轉型,董事會並未消失,仍屬於「非營利單位」,因此改辦社會住宅,也不是圖利個人,政府會有監督機制。 吳思華說,私校是否要改為社會住宅,主要還是看地方政府有沒有意願。 少子化使私校面臨存亡之秋,但政府目前提出的方案仍缺乏誘因和可行性,使學校經營者裹足不前,寧可硬撐也不輕言退場;另方面,社會大眾擔心教育資產落入私人口袋,對政府讓利多持負面態度。 再這兩種價值觀拉鋸下,政策難以突破。然而未來幾年,學生只會更少、大專財務只會更困難,「時間」將使私校經營者可用來談判的籌碼越來越少。或許這正是政府的謀略盤算。1040328 {ad-優質推薦: 北投休閒農地, 台南辦公室出租, 平鎮農舍, 斗六辦公室出租, 大園廠房廠辦, }
- Mar 28 Sat 2015 19:11
退場大專轉社會住宅 缺需求難度高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